第二届“城市遥感”学术研讨会
本次大会由广州大学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广东省遥感与GIS学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国情监测与综合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
大会开幕式由广州大学吴志峰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周成虎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主任龚健雅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袁媛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吴志峰教授主持开幕式
周成虎院士在讲话中回顾中国遥感发展的三大战略,现今中国的遥感事业蒸蒸日上,成为了与美国、欧盟等并进的世界三大遥感经济体。一代代的遥感学者使遥感从专业领域走向各行各业,借此缅怀了陈述彭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传统的3S技术做出的突出贡献,最后祝愿大家能够在新世纪中,在遥感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周成虎院士致辞
龚健雅院士在讲话中表达了对第二届城市遥感会议盛大召开的祝贺。城市遥感是多学科交叉融合,越来越多的学者、学生投入到遥感领域的学习,希望能有更多的不同学科方向的专业领域会议,祝愿城市遥感研讨会越办越好。
龚健雅院士致辞
袁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从高速转向高质量稳步发展的阶段,重申习总书记”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用好不断发展的遥感数据?如何跨学科交叉创新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如何多领域合作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这些都是城市地理与城市遥感共同的责任与使命。最后,她预祝城市遥感会议圆满成功。
袁媛教授致辞
大会邀请7位国内著名城市遥感专家做大会报告。武汉大学张良培教授作了《面向城市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场景语义理解》的主题报告。报告回顾中国城市遥感研究背景,他指出,及时掌握城市地理信息及其变化规律,是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为此进行了多层次的地物识别,以区域为基础的地物分类,以及功能区场景理解等研究工作,尝试让计算机像人脑一样去理解城市场景,逐步代替传统人工解译。
张良培教授作报告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孟庆岩研究员的报告作了《城市陆表环境遥感监测术与应用》的报告。他带来众多城市空间感知的研究成果,包括城市绿度空间遥感、城市热度城市灰度、城市湿度、城市亮度等构建系统、完善了的城市陆表环境关键信息产品遥感提取技术体系,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孟庆岩研究员作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黄波教授作了《时空谱影像融合及其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的报告。报告对卫星遥感技术的现状进行解析,他强调,遥感传感器在空间分辨率与其它分辨率之间进行折衷限制了遥感应用范围、降低了遥感应用产品的精度。设想利用已有高、低分辨率影像的特性, 建立它们之间折衷的关系,采用影像超分辨率技术, 生成时间、空间、光谱及角度可选择的或全属性高分辨率影像,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有效方案——时空谱融合软件ImgFusion Analyst。
黄波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李培军教授作了《利用Landsat时间序列图像探测和分析城市扩展》的报告。报告带领我们思考如何有效地对城市扩展进行探测和分析,尤其是城市建成区的多类变化。他基于时间序列轨迹分析,采用标准化全球端元组分 (SVD)等方法,提取城市变化类型的时间、位置、变化量和时长等信息。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利用6000多景Landsat数据,在GEE和自编程序的支撑下,进行SVD丰度时间序列构建,突出城市覆盖信息,准确描述城市多类变化。
李培军教授作报告
茶歇期间的交谈
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刘良云研究员作了《GLC_FCS30:全球30米地表覆盖定量遥感与精细分类研究》的报告,就重构全球地表覆盖与功能要素变化历史的目标做了精彩阐述。为此,他提出了一种全球30米Landsat Datacube构建算法,基于时间序列定量遥感数据,基于GSPECLib中国地表要素时序数据,集成地表要素定量遥感反演模型,提供定量指标的地表覆盖功能要素,成功生产了2015年全球30米精细地表覆盖分类产品(GLC_FCS30-2015)。
刘良云研究员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陈晋教授作了《Fisher transformed unmixing: Making impervious surface spectral features less variable》的报告。他认为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往往伴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这可以由V(egetation) - I(mpersurface) - s (oil)三者组成的。而由于混合像元在30m分辨率下的普遍存在,光谱混合分析(SMA)技术成为城市制图的首选。为此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混合遥感监测方法来同时减少类内的变异性和类间的相似性,更加有效地、长期监测城市化进程。
陈晋教授作报告
东道主单位广州大学吴志峰教授作了《城市遥感: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接着就城市复合系统背景下,城市遥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享了其多年来研究的心得与思考。在报告过程中,吴志峰教授对城市遥感的科学目标、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为我们拓宽了视野。他提出,城市遥感应从单一的城市特征提取向城市生态复合系统的综合感知迈进。新时代下城市遥感的发展目标一定是遥感、物联网、社会经济大数据的结合,此观点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共鸣。
吴志峰教授作报告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术交流,除大会主题报告外,本次大会设立了3个分会场,围绕城市遥感智能大数据计算、城市复杂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城市遥感多场景应用实践三个主题。共有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5位学者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重点聚焦城市遥感科学问题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城市与城市化内容,内容涉及遥感综合对地观测与遥感时空大数据分析,尤其是城市复杂系统下的人地耦合、集成研究等主题。
城市遥感作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在数据处理、信息提取、应用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生态文明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遥感既面临新挑战也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本次会议总结了国内外城市遥感研究进展,交流新数据、新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新时代城市遥感的发展趋势,对促进城市遥感理论、方法与应用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扫一扫,查看微官网